12月10日下午,青海省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智库建设会议在我校城北校区召开,旨在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黄河文化系统研究工作方案》精神,发挥我校及高科院的人才智力与服务社会作用。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公室主任昂亲拉毛,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诺布旺丹及我校民族师范学院、高科院科研团队相关人员与会。
会上,青海省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办公室主任昂亲拉毛介绍了实验区的总体建设目标、现阶段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她指出,该实验区是我省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我省建设“生态强省”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她希望我校及高科院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实验区的建设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协助实验区深入挖掘非遗资源、打造生态品牌、提升建设质量、共促地区发展。
高科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团队带头人诺布旺丹研究员指出,青海省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果洛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依托,通过对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采取科学保护的方式,以实现对我省果洛格萨尔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区域,此项工作意义重大。他认为,青海师范大学素有科研积淀,加之高科院科研团队的研究力量,对实验区的建设发展具有人才智力优势,此次为国家和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等建言献策,发挥一定智库作用,将进一步充实自身的研究力量,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
与会专家经过充分研讨后,均认为青海省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我校及高科院研究力量应从文化定位、文旅融合、保护传承、社区建设、非遗展示、科学研究等六个方面先行切入,协助青海省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工作,发挥好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