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4时30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据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希望中国和全球科学界分享中国探月工程所获得的数据,以增进我们对于月球的了解,就像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和阿尔忒弥斯计划所做的那样。
“长五”发送“嫦五”,中国探月工程第三步拉开序幕,不仅让亿万国人欢欣鼓舞,连NASA也密切关注。多年来,中国在航空航天事业上每一次进步,都会引起国际社会关注。NASA希望中国和全球科学界分享探月工程所获得的数据,也不让人意外。
去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由于月球背面比正面更为古老,科学家认为,这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犹记得当时,中国获得的这种月背影像图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响。当时,中国国家航天局就表示,愿与世界各国航天机构、空间科学研究机构及国外空间科学爱好者,开展合作,共同探寻宇宙奥秘。
这一表态,光明磊落,彰显了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开放情怀。言出必行,说到做到,中国国家航天局很快与NASA就嫦娥四号降落月球背面的任务交换了数据。这一合作,可实现双赢,也为两国在航天领域合作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中国对国家太空合作一直持开放姿态,有诚意也有行动推动国家太空合作。诚如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此前所称的,“合作是科学家共同的愿望,监测的数据,无论探月也好、深空也好,都是为探索宇宙奥秘,都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尤其航天大国、航天强国更应该突出合作,为人类探索宇宙做更多的贡献。”站在地球上看月球,看太空,人类本就是命运共同体,有何理由不勠力同心实现合作共赢?
从上次中国拍出月背影像图,到这次“长五”成功发射“嫦五”引来NASA关注并提出分享数据的请求,足以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是,如果没有自身优势,没有独家发现,是不可能赢得发达国家关注的,更不可能获得对方认可的。此前,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坦言:“我们过去一直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赶的东西多,超的东西少。这次月球背面探测,中国人做得很好。”客观来说,与航天强国相比,我国虽仍有不小差距,但并非全盘落后,确有超越之处。
针对NASA提出中国应分享相关数据,一些网友表达了不屑。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例,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我们自己必须攻坚克难,集中力量搞创新,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的,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如果一味封闭自我,拒绝交流分享,恐怕只会带来双输。
当然,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也是需要实力的,与发达国家进行科技合作也是需要能力的。如果自身不强,或者说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别人怎么与你合作?令人欣慰的是,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探月等深空探测重大工程的研制中,一代代科研人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在攀登高峰中追求卓越,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也是信心所在。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此次发射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而接下来还有更大的任务需要完成,更高远的目标需要实现。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继续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就更有信心建设航天强国,更有底气为人类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