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评论 >> 正文

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丨“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习近平和群众健康的故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 浏览次数: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题:“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习近平和群众健康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从东北到西南,冒严寒踏冰雪、赴深山访老区,每到一处,百姓的看病就医问题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从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到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察实情、作部署,一项项重大决策,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指引,开启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不断夯实健康之基。

在基层卫生院求解“病有所医”

基层卫生院建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看病是否便捷可及。

江苏镇江丹徒区世业镇,浩浩长江中的“一座小岛”。在过去,全镇约1.4万老百姓“既怕病要命,也怕交通要命”,大病小病都指望着小小的“岛上卫生院”。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世业镇卫生院,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看病就医情况。

“当时天冷,握手时我本来只伸了一只手,另一只手揣在口袋里,但是总书记两只手握住我的手,我赶紧把另一只手也伸了出来。”

当时在场的村民魏定瑜老人感受到的,不只是习近平总书记手心的温度:“那天,总书记除了询问身体情况,还关心我们看病方便不方便、医疗费用贵不贵、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满意不满意。”

病有所医,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也是总书记深深的牵挂。

在世业镇卫生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围绕基层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关怀慰问、问计于民。

他关心新农合制度落实情况——

在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习近平总书记到村卫生室,仔细了解新农合制度落实和药品供应情况,叮嘱当地干部要关心乡亲们身体健康,保障大家能看上病、治好病。

他关注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进展——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习近平总书记询问:“村里有几个卫生室?”“都是全科医生吗?”当地干部告诉总书记,全村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6所,均有合格村医,乡卫生院还有全科医生。

他关切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医疗保障情况——

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卫生室,了解基本医疗保障情况,叮嘱当地干部:“要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如今,我国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各地乡镇卫生院带给居民的“健康红利”正在逐渐释放。以世业镇卫生院为例,该卫生院与镇江市医疗集团联合成立心血管、糖尿病等多个联合门诊,除配齐常规科室外,还配有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

在习近平总书记来过后的5年多时间里,魏定瑜定期到卫生院检查,心里牢牢记着总书记的叮嘱。“我现在很小心的,也能管住嘴、迈开腿了。平时在家也经常用卫生院给我们发的仪器自己测量血糖、血压,数据都实时传到卫生院。”

算清医疗账打掉脱贫“拦路虎”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脱贫路上的“拦路虎”,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医药费花了多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地方考察时都会提出的民生之问。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

外面白雪皑皑、滴水成冰,而村民徐海成家小小的客厅里温暖如春。习近平总书记坐在他家的沙发上,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一笔一笔计算着一年的收支账,合计着来年的脱贫计划。

“我看你家里的支出账,一年下来生产性支出12700,家庭花销29000。两项加起来42000?”习近平总书记问。

“家庭花销主要是老伴看病,再有就是二女儿上学学中医,一年学费18000元。”徐海成说。

“在农村,主要是大病的医疗保险要兜得住,不至于因病返贫。”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既直指要害,又充满关怀。

“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一次次的访贫问苦,习近平总书记践行着党和政府对百姓的承诺。

2019年4月15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石阶上坡来到贫困户谭登周家,从屋外看到屋内,详细询问老两口生活和身体状况。

谭登周老两口2018年因病因伤返贫,在帮扶政策下逐步摆脱贫困,基本生活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和他们一起算起了收入账和医疗账:“低保补助有多少?”“土地流转一年收入多少?”“医药费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子女一年给的赡养费有多少?”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

“听说我去年受伤住院费用报销90%,村里又帮助兜了底,总书记很高兴。”谭登周说,“现在低保补助、养老金、土地流转收入加在一起,生活不成问题。等身体硬朗点儿,我想养几群蜜蜂,种上两亩中药材。”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随着脱贫攻坚进程加快,我国已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实行倾斜照顾。

站在国家整体战略高度着眼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020年,一场大疫骤然来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过艰苦奋战,有效遏制疫魔,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疫情尚未平息,大考仍在继续。如何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是中国抗疫的必答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事。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和武汉的情况,时刻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要到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

5月24日下午,湖北代表团审议现场,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代表坐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面,第一个发言。

“你们医院在传染病方面医护人员有多少?”总书记问。

“传染科有护士16人、医生10人,其中博士学历3人。”罗杰回答。

“如果不是像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可以应付得了吧?”

“如果短时间没有这么多病人,完全可以。”

总书记点点头。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从5个方面深入分析问题,精准提出对策。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治理这张网,关键在基层、网底在基层。一次次考察、一个个会议、一项项决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重点。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浙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

医防结合、高效协同——在吉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高效协同。

完善机制、健全体系——在安徽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

从河北革命老区,到“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再到宁夏泾源老乡家里,百姓健康有没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从“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到“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再到“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向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既定目标继续奋进的征程上,围绕强化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的一项项决策部署,都是为了兑现那句向全体人民许下的庄重誓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记者陈聪、杨静、邱冰清、梁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