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城在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里研究植物。记者颜麟蕴摄
能够辨识长白山里一两千种野生植物并说出其特点、功效,可以从足迹、粪便、毛发分辨出几十种有蹄类野生动物并说出分布区域,对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长白山保护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都烂熟于心……
周海城只是个初中毕业的工勤编制人员,但在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和同行眼中却是位“长白山的百科全书”“土博士”。
森林生态、植物方面的研究人员来到长白山保护区,采集研究样本,探讨学术前沿,都点名找周海城充当向导、寻求帮助。他协助或指导过国内30多所院所百余个科研项目的植物学野外调查工作,给上百名研究生上过课。
学历低,不耽误成“专家”
周海城1968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湾沟林业局,1980年随父母来到长白山保护区,父亲在这里当了钳工。1985年,初中毕业的周海城在内蒙古赤峰市参军入伍。
军队这座大熔炉,除了培养他强健的身体,还让他养成了读书看报爱学习的习惯。1989年退伍后,出于对长白林海的喜爱,周海城回到长白山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当了基层保护管理站的一名巡护员。
茫茫林海,悠悠大山。周海城回忆道,刚参加工作初期,每天都要跋山涉水,餐风饮露,在山林里徒步巡护十几公里,回到站里,经常是大汗淋漓、筋疲力尽,读书看报的时间越来越少。
他想,自己的生活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长白山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天堂。作为巡护员,研究这里的动植物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周海城拜当时长白山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著名植物学家宗占江为师学习认识长白山植物,他探寻自然之路由此发端。
工作单调、寂寞无聊,是每个巡护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周海城也一样。但因为学习了识别植物,他在巡护期间有了更多的欢乐。巡护时他的眼睛总是盯住路边的花花草草,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就印在脑子里或拍下照片或做成标本,回来后在书本里寻找答案,向老师请教。
宗占江借给周海城多本长白山植物方面的工具书,包括《辽宁植物志》《长白山植物药志》《植物生理与特征》等。工作之余,这些书成了周海城的精神食粮,一遍遍地翻看也不厌倦。
像这样的专业工具书在那个时候非常紧缺,很难买到。周海城对这些书爱不释手,于是想出一个笨招,买来稿纸,一字字抄录,一个植物一个植物地抄写,边抄边对照实际植物以加深记忆。
这一抄,就是十年。最终,周海城把手头所有关于长白山的野生植物资料都抄完了,相关知识也深深镌刻在他脑子里。
在巡护山林、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周海城还遇到了很多痛苦的事情,也让一些植物在他心目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日,周海城陪同外地专家来长白山保护区寻找稀有植物。在一个保护站,专家们发现了“球果假水晶兰”,这是一种非常稀有珍贵的物种,专家们没有得到允许便对这种为数不多的植物进行了采集,准备回去做成标本搞研究。当周海城发现时,专家们已经采集完毕。
独自站在这片区域,周海城极目四望,再没见到这种植物,他心中很苦恼。他埋怨自己为何不及时发现和阻止,而现在连一张这种植物的生长图片都没留下。
周海城说,这次经历,让他对“球果假水晶兰”的爱更深了一层,印象也十分深刻,这也是出于一种愧疚。
日复一日在山里的跋涉,让周海城成为长白山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长白山保护区有野生植物2800多种,现在,周海城可以独立认知1000余种,依靠工具书可以辨识近2000种。见到一种植物,他就能迅速在脑海中定位这些植物在长白山的大概位置,张口就能说出它的特点、功效,特别是很多植物作为药材具有的疗效。
守大山,与教授们“切磋”
由于细心观察、悉心钻研,周海城在长白山保护区发现了不少罕见的植物,丰富了长白山的植被资源本底调查内容。
1990年夏季,周海城在保护区针叶林带遇见了一朵奇美的花,但很陌生,他急忙让同事用照相机拍下,没舍得采挖一株,下山后马上去照相馆冲洗胶片。
巧的是,通化师范学院植物专家周繇教授正好来长白山考察,辨认出是罕见的百合科植物——“两色鹿药”。周海城特意把冲洗出来的照片放大做成一张画,挂在家里墙壁上,每天看一眼心里就非常高兴。
2000年7月,他带北京农学院专家去长白山南坡针叶林带进行土壤化学分析。在苔原带考察时,突然眼前一亮,那一朵朵的小花,不正是家里墙壁上挂着的“两色鹿药”吗?
十年了,周海城从“上次一别”后再没见过它,还以为这种植物灭绝了。他兴奋地对着大山喊:“我又见到了!”同行的专家也很惊讶,想要多采几株作为标本。周海城急了:“只能采一朵!很珍贵,别破坏!”
那一刻,这座山林似乎就是周海城的家,一草一木如同自家宝贝,容不得任何人伤害。
还有一次,周海城经过一片草甸子,这里于他而言是一片处女地,更是一个宝藏。一踏入草甸子,他就发现了毛蒿豆这种稀有植物。之后,又发现许多罕见的植物,这些稀有植物把他的脚步黏在了这里。
“当时太高兴了,这么多珍贵植物一下子出现在眼前,这比涨多少工资都高兴”。周海城说。
这个草甸子不大,正常行走30分钟便可以走过。可那一天,他边看边记,然后再回头再看几眼,就是没有舍得采下一株。只到天黑,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后来,他背着相机又去了草甸子,将那些罕见的植物拍照留存。
2005年开始,周海城“出山”了。当时中国科学院植物领域研究人员来到长白山恢复老一辈科研工作者30年前建设的生态样地,但是搞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满意的样地。后来他们辗转找到周海城,请他当向导。在他指点和帮助下,这项工作速度大大加快,最后圆满完成了样地的恢复建设任务。
自此,周海城在国内植物研究领域“出了名”,成了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很多师生的“座上宾”。
长白山保护区也大力支持周海城搞科研。2009年,他被调到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科研项目。
跟着高校科研人员一起搞科研的这些年,周海城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研究领域也从长白山植物扩展到动物,棕熊、黑熊、狍子、马鹿、野猪等长白山常见野生动物的习性,他都了然于胸。
“野生动物更怕人,人与它相遇要停下来勇敢对视,不要示弱,它自然会走掉……”
“食草动物听觉灵敏,食肉动物嗅觉灵敏,野生动物都尽可能地避开人类。但在它们进食时会发出警告和驱离信号,人要与它们保持安全距离……”
这些观点都是在常年与动物打交道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他也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来长白山进行野外实习的学生们。
爱山林,期待虎豹回归
游走于山林之间,不仅对动植物本身了解,周海城还了解自然保护区和林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把对长白山的爱拓展得更深。
2000年,在长白山保护区苔原带,几位外国人挖采了一些特殊的蕨类植物,计划私自带走。事发后,长白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因为不认识植物,无法适用相关法律条款,交涉一度僵持不下。
周海城得知后,迅速赶到了事发地。苔原带因海拔高、土壤少、光照时间短,每一株植物都是珍奇物种,遭到非法破坏让他很气愤。
他捧着离开土壤的苔藓植物,像抱着孩子一样,很精准地说出植物的名字,还有对应的法律条款。这几位外国人听到周海城的话后,很惊讶,也很信服,对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国人刮目相看,当场表示服从管理。
相比用自己的知识偶尔为长白山资源“维权”,周海城更爱宣传这里的动植物资源。
今年,周海城当了一次“网红”,他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向网友介绍了长白山高山花海的很多野生花卉,让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网友不仅看到了难得一见的高山花海,还进一步了解了这座“天然博物馆”的魅力。
做了一辈子的长白山动植物研究,周海城说最期待的就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能够实现虎豹回归。此前,有关部门进行过引入东北虎的实验,长白山保护区的食物链已经基本符合东北虎、东北豹生存的条件。现在保护区里马鹿、野猪、狍子都成群出现,数量足以满足虎豹生存需要。
“虎豹是旗舰物种,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对于构建完整森林生态有重大作用。虽然有很大难度,但国家这么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长白山保护区未来实现虎豹回归不是梦。”周海城说。记者周长庆、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