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评论 >> 正文

他带着海南媳妇回老家办农场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9-22 来源: 浏览次数:

图集

曾经“逃离”黑土地 如今种地“有奔头”

他带着海南媳妇回老家办农场

站在自家的玉米地里,张大鹏伸开了双臂,如同身边的玉米伸出了叶片。这片曾经他想竭力逃离的黑土地,如今成了他的骄傲。

他曾下定决心“不种地”,在外兜兜转转十多年,在远离家乡的海南成家立业,又在十年后带着海南媳妇回到家乡种地。

他经历过同村人的质疑、种地的失败,以及手握“巨款”的忐忑,终于办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

如今张大鹏说,乘着国家政策的东风,加上一双勤劳的双手,足以让他相信,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家园。

“逃离”黑土地,他下定决心“不种地”

莽莽黑土地,亿万农民赖以为生的,是土地,是粮食。张大鹏从小对此深以为然,但却又常有一种抗拒的心理。

张大鹏家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烟筒屯镇广胜村。这是黑土地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子,张大鹏家也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而拥有黝黑皮肤和憨厚笑容的张大鹏,也是一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农民。

20世纪60年代,张大鹏的父母自山东来到黑龙江,在黑土地上扎下了根。简单的年复一年春种秋收背后,藏着这个家庭的酸甜苦辣。

苦!种地真是辛苦!

1980年出生的张大鹏,从小看着父母种地,辛苦和劳累,在农村虽然常见,却也真实得让他心疼。

曾经没有大机械,没有先进技术,张大鹏家种地更多是靠人力。张大鹏的母亲陈义芬说,春耕时节,凌晨4点就要起床,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常常吃不上午饭,直到天黑了才回家。

“那时候种玉米,要用马车拉水,刨完坑,猫着腰点完籽,还得用脚埋上土,这一个动作,一天就不知道重复多少遍。”陈义芬说,一天下来回到家,炕都上不去,为了缓解脚的麻木,直用脚踢炕。

“这辈子也不种地!”看着辛劳的父母,张大鹏暗下决心,“那时候就觉得,种地不可能有前途,怎么也得逃出这片黑土地。”

初中没上完,张大鹏就选择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他辗转去过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等地,干过力工、采石工等工作。“干采石工是最累的,灰尘特别大,戴的口罩,四个小时就得换一个,否则都不透气了。”张大鹏说。

即便那时候工资一个月只有数百元,即便干的活再累,即便离家乡越来越远,张大鹏从来也没想过回家种地。“那时候心中就一个念头:再也不回农村了!”张大鹏说。

2003年,张大鹏“逃离”到距离家乡3000多公里的海南省。最初张大鹏在海上捕鱼,后又在酒店打工,并结识了自己的妻子徐昌莲。2007年,两人在海南结婚。“一个东北孩子,能看到大海,有稳定的工作,还找到了爱人,当时就感觉,这辈子确实是不会再种地了。”张大鹏坦言。

回到家乡,他拿粉笔画线种地

2014年,在海南定居十年后,下定决心不回农村的张大鹏,竟然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大的广胜村里乡亲们议论纷纷,尽管大家对张大鹏回家的原因都了解——他的父亲生病了,但大家担心,从小就没种过地的张大鹏,回到村子里,能干啥?

“回到村子,当时肯定是不甘心的,毕竟已经走出去了,家庭、工作都比较安稳,我也一度担心,媳妇徐昌莲不愿意跟我回东北。”张大鹏说。

张大鹏还记得,和徐昌莲开口说回老家的时候,是在工作的酒店大堂里。当时,徐昌莲一句话也没有说,骑着摩托回到了她父母家,没多久她便给张大鹏打电话:“我跟你回去。”

就这一句简单的话,却感动了张大鹏许久。

初到东北,徐昌莲便被眼前成片的黑土地震惊了:“在我老家,哪有这么大片的土地,哪有这么肥沃的黑土!”最远只到过广东的徐昌莲没见过雪,下雪时,她待在院子里久久不进屋。

回家后不久,张大鹏就听说了村民对他能干啥的担忧,但他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因为选择本身就不多:父亲生病,家里的20亩地,只能由他和爱人来种了。

一些村民知道他要种地,也难免议论:“这娃从小没种过地,能行吗?”有人也跟张大鹏说,村里还有人等着看他的笑话。

“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张大鹏暗暗下定决心,“他们说他们的,既然我选择种地,那就得种出个样来!”

没经验的张大鹏,第一年种地还是“栽了跟头”。

“春耕时,犁的位置没掌握好,垄距不对,秋收时候才发现,收割机一进地就把玉米压倒了。那年费了好大的劲才收完,还损失了不少。”张大鹏说。

为了弥补经验的不足,张大鹏开始虚心向村子里的“老把式”请教,去别人家免费干活,“偷师学艺”。县里和乡镇组织的农业技术讲座,他也听了一场又一场。

为了解决垄距掌握不好的问题,第二年春耕时张大鹏去村子里种得好的地头,量好垄距,回到自家地头用粉笔画好标记,起垄时就按照标记操作。

慢慢地,张大鹏种地步入了正轨。可他不满足于像父辈一样,一直守着这20亩地,他筹划着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扩大规模,他办起了家庭农场

继离开海南回到家乡后,张大鹏做出的第二个重大决定,是扩大种植规模,流转更多土地,购买大型农机。

“想要靠种地发家致富,还是要规模经营,2016年我就决定,多流转点地,扩大规模。”张大鹏说,一开始,连流转土地怎么操作他都不知道,只好找来了朋友,全程指导他,流转了10亩地。

耕地规模扩大了,张大鹏也认识到,仅靠自家小农机,眼下能满足需要,但如果想继续扩大种植,还是需要现代化大农机。

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买一台玉米收割机,再加一台免耕播种机,就需要20多万元,自家没有钱,需要借钱,万一赔进去,咋整?

“父母那时候不同意,就怕栽进去,再也翻不了身。”张大鹏说,关键时刻,徐昌莲站出来支持了自己,“她说,你买吧,要干就好好干!”

“其实我心里也害怕,但我知道他的压力比谁都大,这时候一定得支持他。”徐昌莲说。

从亲戚朋友处凑来了23万元现金,张大鹏拿在手里“直哆嗦”:“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赔进去可咋翻身啊!”

甚至直到准备出发去买农机具的前夜,张大鹏还在犹豫。他和朋友在家里探讨到凌晨3点钟,终于下定了决心,只睡了一个小时便出发了。

徐昌莲说,新收割机提回家那一天,张大鹏欣喜得像个拿到新玩具的孩子。他不让任何人动收割机,生怕出一点点问题。

有了大型农机具的助力,张大鹏如虎添翼,种地再也不像父辈那样用手点籽、用脚埋土了,效率成倍提升。2017年,他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20多亩,2018年“张大鹏家庭农场”注册成立,他买农机的借款也全部还清。如今,“张大鹏家庭农场”的种植规模扩大到了380亩。

“成立家庭农场,也是响应国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号召,也能让自家种地、经营更加规范,管理更加科学。”张大鹏说。

如今,“张大鹏家庭农场”在当地有了名气,2019年12月还获得了省级示范农场的奖励发展资金8万元。以前怀疑过张大鹏的村民,也不禁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面对未来,他说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

张大鹏感慨,一路走到现在,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撑。

“这些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我们种地有补贴,心里有底气。”张大鹏说,拿购买农机具来说,自己买的免耕播种机总价4.35万元,国家补贴1.3万元;拖拉机7万多元,国家补贴1万多元……

“国家现在还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对发展家庭农场信心更足!”张大鹏说。

家庭农场离不开一家人的相互支撑。“2017年种植面积一下扩大将近7倍,活一下子就多起来了,我和媳妇浇完地,收喷灌带都跪在地上收,回到家都半夜两三点钟,媳妇坐在院子里就睡着了。”张大鹏说。

“儿媳妇在海南时也是个娇孩,来到这儿种地受苦了。扒苞米、装化肥、开四轮车,啥都干过。”张大鹏的父亲张振和说。

“最开始学开四轮车,还挺紧张的,眼睛不看道,就盯着轱辘瞅。”回忆起最初干农活的事,徐昌莲笑着说。

面对未来,张大鹏还有更多期盼。

“第一个就是想再加大农机力量,想再买一台大马力的拖拉机,还有秸秆回收的机械。”张大鹏说,农机始终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最为重要的工具,未来对农机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多样化。

其次,张大鹏还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农业技术。“我本身就没上多少年学,现在越来越感觉农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不足。”张大鹏说,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和渠道,例如通过进修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农业技术水平。

最后,张大鹏还想通过自身发展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受制于规模,我现在用工还是少,希望能够一方面通过扩大规模带动更多人,另一方面也把发展中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能共同致富。”张大鹏说。

“现在有了成就感和获得感,以前我不想种地,现在我为我是个农民而自豪。”张大鹏说,未来会有更多人相信,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而农村,也是安居乐业的家园。(记者杨喆、杨思琪)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早稻增产4.1亿斤的背后——江西克服疫、汛“双考”交出丰收答卷

新华时评:丰收在望有底气

今秋丰收犹三思

新农人“魔都”种稻米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