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开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3-14 来源: 浏览次数:

3月12日晚,由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重大合作项目支持的我校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首轮开讲,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王宁先生率先开讲。王宁先生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章黄学派在当代传承和发展的代表性学者,在本次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用书中,撰写了《汉字构形十二讲》一书,并亲自为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授课。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和2021级学术型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部分教师,高科院研究人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部分师生等60人参加了听讲。我校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主持讲座。

王宁先生以《汉字科学与语文教学》为主题。在对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史、语言文字学理论和方法论多年精湛研究的基础上,本次重点针对高校师范教育的特点与现状,以及传统人文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汉字是自源文字中的表意文字”、“汉字教学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汉字教育贯彻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一:基础教育基本字字表”、“汉字教育贯彻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二:贯穿始终的字理教学”、“汉字教育贯彻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三:汉字与深度的阅读理解”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她深刻而严密地阐释了汉字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的特征,揭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汉字科学思维的视角与方法,讲解深入浅出,实证细致入微。王宁先生向师生反复强调,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就在汉字上,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要建构语言应用的知识体系,有根、有序、有理的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讲课结束后,刘晓林做了总结,并代表文学院全体师生向曾经多年耕耘在青海高原高教园地,对青海师大文学院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王宁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全体听讲师生全神贯注地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授课。在一片真诚的致谢与告别声中,“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首轮课程落下帷幕。

青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生课程于3月至7月讲授,首设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科国际化新课程。此课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西部支教的系列工作部署,在两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重大合作项目框架内,以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为平台,汇集中欧高校一流师资开设,面向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民间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俄罗斯文学等专业,辐射哲学、历史学、民族学、印度学、艺术学、跨文化学和海外汉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著作为基本用书,开展系统教学,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青海师大教学科研的独特优势,共享中外前沿学术资源,拓展国际化开放空间,为青海师大人文学科高端建设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