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马德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葛岳静,体育学院院长李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韩维良一行赴海东市化隆县慰问顶岗支教师生,调研我校顶岗支教、师范生培养教育及基础教育工作。

在化隆县政协副主席韩建忠、教育局相关领导、支教点两位驻县教师陪同下,马德明一行走访慰问了在化隆县支教的62位同学,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情况,调研顶岗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
在思源实验学校,支教点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对我校实习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校长表示,实习生成为了我们学校的顶梁柱,化隆县教师缺编比较严重,实习生从来到实习点的第二天起,就直接登讲台上课。实习生们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尤其是音体美专业的老师,很好地缓解了教师结构型短缺的问题。美术学院学生王凯组织小学生在黄河石上作画,并集中陈列在学校少年活动中心,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在座谈中,同学们表示,实习生有双重身份,上了讲台是老师,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但同时又是学生,要学习如何教书育人。从他们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同学们在思想上实实在在的提高和成熟了,他们认识到顶岗支教实习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
葛岳静教授在座谈中谈到,当有人称呼你老师的时候,是人生中的一个很重要转变的时刻,对人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此你就要背上甜蜜的负担与责任,鼓励我们的同学们要有责任担当。
在巴燕镇中心学校,来自5个学校的校长们肯定了顶岗支教工作对地方基层学校的贡献,表示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高,有工作激情,充满活力,品德高尚,工作适应性强,能够快速地融入到基层学校的师生群体中。

马德明在总结中指出,我校顶岗支教工作已经延续了12年,由于我省特殊的省情,顶岗支教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不仅解决了师范生实习和培养合格师资的问题,同时也为我省基础教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要进一步研究顶岗支教工作,充分挖掘顶岗支教工作的潜力,发挥好顶岗支教工作的作用。他说,化隆县的拉面经济异军突起,位于全国各地的1.5万个化隆拉面馆,造就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创造近70亿的产值,产生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应,究其根本,教育的贡献最大。青海“一优两高”目标的实现,最终也取决于高质量的教育,培养未来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我们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