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午,我校组织召开应对“5·22”玛多M7.4级地震科研工作部署会,迅速安排和开展相关科研调查和评估工作,对地震造成的影响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数据依据。校长、高科院院长史培军,副校长、高科院常务副院长赵海兴出席会议,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的专家以及高科院“高原防灾减灾”“高原资源与环境”2个研究领域的8支科研团队的带头人、成员等参加会议。
来自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及我校的国内研究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一流专家学者通过现场和视频会议的形式共商应对“5·22”玛多M7.4级地震的科研支撑工作。
会上,分别听取了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科院“高原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相关人员关于地震断裂带的分析、震区现场的调查、震区结构破坏、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分析等汇报。
会议指出,要综合调查“5·22”玛多M7.4级地震造成的多方面的复杂影响,认真做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为灾情分析、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一是要整合青海师范大学、高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方核心研究力量,全面精准的开展工作;二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统筹和综合安排。青海师范大学方面主要负责开展灾情的野外调查,北京师范大学方面主要负责室内的灾情评估,高科院“高原防灾减灾”研究领域和“高原资源与环境”研究领域的8支科研团队分别针对致灾因子、地表破坏、震区受损影响、生态环境影响、人地耦合、灾后重建等方面开展精准调查和综合研判,形成高质量的成果;三是对接协调地震、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住房与城乡建设、交通等部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与相关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切实推进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由高科院尽快组织团队力量组成地震灾区联合调查组,深入地震灾区做好灾情研判、灾害损失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的科学对策等工作,为灾区的生产生活恢复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高校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