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我们党第一次将其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我们一定要深刻把握这一根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积极构建“五大工作体系”,有力推进宣传思想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得到全面落实,确保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蓬勃发展。
大力构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学习”工作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阐述和理性概括,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引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近百年历史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也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交相辉映的历史过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更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体现。要强化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规范化学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系统学、跟进学、第一时间学、联系实际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上讲台、进学校、下基层领学辅导。强化党员干部这个“关键主体”的常态化学习制度。健全落实党支部(总支)学习制度,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为重要读本,组织引导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渠道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立健全检查学习培训考核机制。强化普通群众互动化学习制度。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关注点和认知度差异,在分众化普及上下功夫,广泛深入开展面向基层的理论宣讲,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制作推出学习宣传的融媒体产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更富有穿透力。
加快构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的“学理”工作体系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形成有效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些重要思想为推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坚实“学理”支撑指明了方向。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坚持落实根本制度的关键,立足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立足新中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史和各地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典型经验,不断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研究,研透讲明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底气。着力体现理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立足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善于运用国际比较视角宣传阐释制度优势。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着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入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努力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端智库、社科基金等平台的牵引带动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党报党刊主动设置理论话题,推出一批学术性强、可读性高、时代气息浓厚的理论研究精品,打造理论高地和理论矩阵。
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文化建设各方面的“铸魂”工作体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文化领域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要围绕这一根本制度来展开、来推进,这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在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生态更加复杂、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的形势下,只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在宣传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专门职能,加强党对宣传工作的全面领导,有效提高对宣传工作的保障监督,推动宣传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本、创作为基、改革为先、创新为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功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推出更多富有历史底蕴、充满时代气息、散发泥土芬芳的优秀作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解决好文化供给不对路不精准、城乡文化资源投放不平衡、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不紧密等问题,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积极构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育人”工作体系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鲜明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使命,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基础工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永葆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只要一代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团结凝聚起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使科学理论全面融入教育教学之中。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使各类课程、各项管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并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找准思想理论教育和学生兴趣的共鸣点,融入式渗入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实践活动。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建设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职责使命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加快构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压实的“安全”工作体系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必须建立和强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必须构建好责任制落地压实的“安全”工作体系,切实维护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这不仅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宣传思想战线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政领导班子及单位绩效考核中的重要地位,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其他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进一步加强各类阵地管理,全面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尤其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使各类意识形态阵地成为传播各类先进思想文化的牢固阵地。完善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巡视巡察、联席会议等相关制度,让制度发威、让责任见效,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作者陈青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班学员,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